当前位置:首页> 产品中心 >虚拟化平台 >超融合

超融合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甚至超超融合)在本地很容易实现:将计算、网络和存储都集成在一个设备内,并且通过它由供应商预先配置好且差不多到手就可以使用。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终极技术途径。HCI类似Google、Facebook后台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超融合,云桌面,Hyper-V,Vsan,Vmware虚拟化等;常见的品牌有:深信服,路坦力,DELL EMC VxRail,Vsan,SmartX,华为 fusioncube系列,H3C UIS超融合,天融信超融合,中科易存超融合,思杰Citrix云计算等等;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种集成了虚拟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的信息基础架构。在这样的架构环境中,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但具备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以硬件服务器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数据中心容量扩展性和数据的可用性。超融合架构以虚拟机为核心,提升集群的运算效能和存储空间,具有简单、高效、高性能、易部署等优势。成本的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它不需要单独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节省了大量的机柜空间,而且对电源的消耗较小。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统一的技术接口,而且不存在虚拟化环境的资源争抢问题,可以灵活调配资源,方便快捷。在超融合架构模式下,用户所使用的虚拟机和存储空间是利用软件构建的,这样就使得底层物理设备与用户之间保持隔离的状态,实现了硬件资源与虚拟化平台的完整融合。用户可以以堆叠的形式实现节点的添加,进而实现超融合架构丛集容量的扩展。

       超融合技术主要组件有三大组成部分: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四大主流路线有KVM、VMWARE、Hyper-V、Xen,存储虚拟化两大主流路线glustfs、ceph,网络虚拟化一般采用自研的方式,主要技术有VxLAN、SDN等。


1、服务器虚拟化

超融合基础架构

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中的核心组件,基于裸金属架构的虚拟化程序直接运行在服务器上,实现对服务器物理资源的抽象,将CPU、内存、硬盘等服务器物理资源转化为一组可统一管理、调度和分配的逻辑资源,并基于这些逻辑资源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构建多个同时运行、相互隔离的虚拟机执行环境,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系统管理的复杂度,加快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提供高可靠、高可用的应用服务。


2、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是将集群各节点服务器上独立的硬盘存储空间进行组织聚合,构成一个共享的存储资源池,所有的存储资源在这个存储池中统一管理,实现存储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分配,构建高效灵活的存储架构与管理平台,提供高可靠、高性能存储。存储虚拟化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融合了分布式缓存、SSD读写缓存加速、多副本机制等多种存储技术,在功能上与独立共享存储完全一致。存储虚拟化通过SSD缓存,可以大幅提升服务器硬盘的I/O性能,实现高性能存储和业务高效可靠运行。存储虚拟化采用多副本机制,一份数据同时存储在多个不同的物理服务器硬盘上,提升数据可靠性,保障关键业务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由于存储和计算完全融合在一台服务器上,省却了外置磁盘阵列的控制器、光纤交换机等设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3、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通过实现网络中所需的各类网络连接服务(包括路由、交换、安全、负载均衡等)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提供了全新的网络连接运维模式,解决了传统硬件网络的众多管理和运维难题,可满足业务应用对网络快速、灵活自动化部署的需求。


图示部分产品示意图:

VMware产品简述:

深信服超融合产品简述(含云桌面模块):

0574-86861390
13306657727